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首页 >璧山縣 >【唐群英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 正文

【唐群英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

[璧山縣] 时间:2025-07-04 14:55:06 来源:文人相輕網 作者:洛史都华 点击:50次

唐群英 - 簡介

唐群英從小聰明好學,十幾歲時就遍讀四書、五經。她最愛讀後漢曹大家(家,這裏讀“姑”)的《女界》和範蔚宗的《列女傳》諸書,對《木蘭詞》更是愛不釋手。

她能文善詩,15歲時曾寫過“鄰煙連霧起,山鳥放睛來”的詩句,被塾師稱為“女中奇才”。在四個姐妹中,群英最為父親所鍾愛。她也“嚐以不能易髻而冠為恨”。

1890年,唐群英的父親去逝。第二年,她從母命,嫁到湘鄉荷葉(今雙峰縣),其夫是曾國藩的一位堂弟。可是剛過幾年,丈夫就病逝了。

按照當時的封建傳統和曾家的族規,她要在婆家守節,才不失為“名門閨秀”。但唐群英生性豪放,蔑視舊禮教。她衝破夫死守節的封建桎梏,毅然“大歸”,定居於“是吾家”。當時,外侮頻仍,國勢日蹙,康有為等人正在力倡變法維新。

唐群英在家中日習詩文,博覽群書,深受維新思想的影響。她在《書懷》一詩中寫道:“鬥室自溫酒,鈞天維換風。”自矢,表達了扭轉乾坤的革新壯誌。

1936年秋天,她因體弱多病,帶著在南京自置的一幅留學東京時的瓷像,回到湖南老家。唐群英因長期自費辦學,家產耗盡,晚年生活維艱。次年6月3日病逝,享年66歲。

生前著有《吟香閣主持草》四卷。她付注自己的一生,為振興女學竭盡心力,為中國婦女運動作出了卓越貢獻。1991年,康克清為之題詞,尊稱“一代女魂”。1995年,唐群英與秋瑾、宋慶齡、鄧穎超等被中央認定為“中華百年女傑”。

唐群英 - 求學曆程

唐群英在丈夫家的日子裏,結識了秋瑾。原來,秋瑾的婆家和曾家有近親,秋瑾

嫁到湘鄉荷葉的王家以後,與唐群英毗鄰而居,親戚加鄰居,兩人來往自然非常密切。

1904年春,秋瑾在北京衝破封建阻力,赴日本尋求救國之道。唐群英在湖南得到消息後,立即追隨而去。到日本後,她先自費進入青山實踐女校,成為秋瑾的同學。

【唐群英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

兩年後,她又轉入成女高等學校師範科,因成績優異,由湖南當局改為官費生。在東京求學期間,唐群英結識了劉揆一、劉道一、黃興、趙恒惕等湘籍人士。

1905年5月,經趙恒惕介紹,她加入黃興等人發起的華興會,後又經黃興介紹會見了孫中山。從此,唐群英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各種革命活動,擔任過“留日女學生會”的書記,後被選為會長。

1905年8月20日,興中會與華興會等革命團體合並,成立了中國同盟會。唐群英作為華興會唯一的女會員轉入同盟會,成為同盟會中第一個女會員。由於唐群英比相繼加入同盟會的何香凝大3歲,比秋瑾大6歲,所以,同盟會的會員都尊稱她為“唐大姐”。

⠱906年10月,黃興和寧調元在日本創辦雜誌《洞庭波》,唐群英是該刊的積極撰稿人。他在《洞庭波》第1號上發表了八章絕句,本文開頭引用的絕句,就是其中的一首。她在這組詩的前麵寫道:“黃公克強組織同盟會於日本,與寧君太一等設立報館,顏曰《洞庭波》,征集黨人詩文。餘於課於擬絕句八章以附刊”。

1907年12月,唐群英在成女高等學校師範科畢業。

在畢業儀式上,唐群英撰文致詞,慨然寫道:“然女師女範,昭然於史冊者,若班氏木蘭伏女輩,當時輕視女學,猶能獨往獨來,卓絕古今,使有以提勵之,則其造詣又當何如也?無如積聵不振,女權陵夷,學識幽閉,遂成斯世困屯之形。溯國運盛衰之際,又豈非我輩擔負女教責任之時耶?”充分表達了振興中國女學的決心。

唐群英 - 革命時期

唐群英從日本畢業歸國後,開始在湖南聯絡革命同誌,積極從事革命活動。不久,她“執教鞭於贛寧諸省”,後來又去日本學習音樂專科。

1911年4月,她在東京創辦《留日女學生會雜誌》,旨在“發起女子愛國之熱忱,以盡後援之義務”。武冒起義後,唐群英回國“奔走於長江流域,盡力革命事務”。

是年12月,她與湘籍女同盟會員張漢英發起建立“女子後援”、“女子北伐隊”,被推為隊長。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,她作為“女界協讚會”的代表,受到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的接見,被孫中山譽為“巾幗英雄”,並榮獲總統府“二等嘉禾勳章”。

辛亥革命以後,同盟會內一些人為了迎合封建勢力的需要,取消了同盟會政綱中“男女平權”的內容,不讓女子參政。由此,導致了一場全國性的論爭。唐群英“慨以女權運動領袖為己任”,積極領導了爭取“男女平權”的活動。

1912年2月20日她聯絡湖南的“女國民會”、上海的“女子參政同誌會”等團體,在南京開會,決議成立“女子參政同盟會”。

在此期間,唐群英等先後五次向孫中山和臨時參議院上書,請求於“憲法正文之內訂明無論男女一律平等,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”。但是,這些提案竟未被臨時參議院接受。 唐群英被激怒了。3月20日,她趁參議院開會之機,率領一群女子衝進會場,打碎參議院玻璃窗,踢倒警衛兵,造成轟動全國的“大鬧參議院事件”。4月8日,“女子參政同盟會”正式在南京成立。

當時,唐群英還親自設計了女子“參政同盟會會員徽章”。此章銅質,直徑2.7厘米。唐群英的撫子唐遂九家中,現在還珍藏著一枚唐群英佩戴過的會員徽章。

1912年5月,南京臨時政府北遷。唐群英與湘籍女同盟會員王冒國等準備“聯袂北”,以便聯絡北方女界,要求參議院給女子參政權。對此,袁世凱極為憂慮。他公開反對“女子參政同盟會”北上。他在給國務總理唐紹儀的函電中,明確指出:“應準其舉定一、二人來京,不得令其全體北上,以免種種窒礙。”唐群英等人不顧袁的軟硬兼施,毅然北上,為“男女平權”奔走呼號。7月14日,當同盟會決議改組為國民黨時,她質問主持改組工作的宋教仁:“此次同盟會合並,何以不告之女會員,擅由一般男會員做主?且合並之後,何以擅將黨綱中‘男女平權’一條刪去?” 8月25日同盟會在北京開會,正式改組為國民黨。到會的女會員一致抗議黨綱刪去“男女平權”的內容。唐群英在盛怒之下,上台打了宋教仁一記耳光。會後,她立即召開女界聯合會,號召大家“切勿動搖”,“必達男女平權,女子參政而後己”。

為“誓以死力”達到此目的,她還於1912年10月22日在北京發起成立“女子參政同盟會”本部,各地設分部。唐群英被推舉為本部總理,王昌國等為協理。

唐群英 - 貢獻

唐群英等領導的女子參政運動,孫中山是持肯定態度的。但隨著一些革命黨人在政治上日益妥協,孫中山也“愛莫能助”了。

1912年9月2日,孫中山致函唐群英等原同盟會女同誌,不無難處地指出:“黨綱刪去男女平權之條,乃多數男人之公意,非少數可能挽回。君等專一、二理事人為難,無益也。文之意,今日女界宜專由女子發起女子之團體,提倡教育,使女界知識普及,力量乃宏,然後始可與男子爭權,則必能得勝也。未知諸君以為然否”。

孫中山的來信,對唐群英的啟發很大。從此,她改變了原來的“激烈的手段”,轉而致力於女子教育。起初,她在北京創辦了《亞東叢報》和《女子白話旬報》,並設立“中央女子學校”,為“女界知識普及”造就人材。

1913年,她因在報刊上公開發表反對袁世凱的言論,遭到袁的迫害,被迫回到湖南。在長沙,她又創辦了《女權日報》,開設“女子美術學校”、“自強職業女校”和“複陶女校”。

1926年6月,北伐軍進入湖南。唐群英回到家鄉衡山,在白果紅茶亭辦起了“嶽北女子職業學校”。縱觀唐群英的奮鬥生涯,她確實為振興中國女學作出了很大的貢獻。在創辦女學的過程中,唐群英負債累累,致使其晚年的生活非常困難。

1935年3月,唐群英應老同盟會員張繼等人的邀請,來到南京。起初,“國府主席”林森擬聘她為“國府顧問”,未果;每月發給她生活補貼200元,但數月後即停發。於右任、張繼、居正等老同盟會員為此不平,聯名上書。其中寫道:“唐同誌群英女士,以湘上名嬡,幼承家訓,早歲東渡日本,追隨總理革命。討袁之役,幾遭不測。晚年息影家園,景況蕭條。中央曾以補貼,但數月即停。革命以還,女界犧牲亦钜。空山碩果,尚冀我中央有以始終成全之也”。

後來,唐群英在南京掛了一個“黨史編纂委員會委員”和“國策顧問”的頭銜。

唐群英 - 十一條政綱內容

唐群英參與起草的十一條政綱:

(一)實行男女權力平等

(二)實行普及女子教育

(三)改良家庭習慣

(四)禁止買賣奴婢

(五)實行一夫一婦製度

(六)禁止無故離婚

(七)提倡女子實業

(八)實行慈善

(九)實行強迫放腳

(十)改良女子裝飾

(十一)禁止強迫賣娼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(责任编辑:徐哲纬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